申论热点:杜绝“脏乱差”,享受“清绿美”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热点链接】
1、2018年,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镇江镇江口村, 记者发现, 在距离村委会不到十米远的, 就有一大片违法违规小广告形成的牛皮癣。 记者还发现了一些坍塌无人居住的危房尚未拆除。 垃圾站的垃圾溢出站外, 一处拾荒者捡来的大量废品垃圾, 随意堆放在路边。 而同镇的大垌村, 记者上前询问村民, 发现即便有国土部门出具的宅基地确权书, 他们依然选择用危旧房占用宅基地, 以待将来建房使用。 这些危房的屋主, 普遍存在不相信村委, 不愿意拆除危旧房的情绪。
2、未来美丽幸福村如何建设? 村容村貌未来如何整治提升? 东莞市美丽幸福村居建设暨 《广东省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指引》 (以下简称 《指引》 ) 培训班, 提出按照主体功能区域和村庄不同类型, 分类施策, 分阶段分步骤创建提升, 逐级打造干净整洁村、 美丽宜居村、 特色精品村。 《指引》 还明确整治内容为农房风貌、 农村道路、农村水体及绿化、 农村公用设施及农村大地景观 5个主要方面。 对于农村的危旧农房及构筑物的整改, 刘洪涛支招可通过 “三拆除” 工作, 并对危房进行改造, 消除房屋与环境的安全隐患。
3、目前, 广东省的省级新农村高标准完成村庄环境整治,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部完善, 广州从化、 珠海斗门、 汕尾陆河、 云浮新兴、 梅州蕉岭等16 个县 (市、 区)全域生态化、 景区化已经形成, 成为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的热门之地。
【政策理论】
1、背景
农村人居环境长期以来 “脏乱差” 问题突出, 是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过程中的短板。 早在2018年开始, 广东省就以 “三清三拆三整治” 为切入点,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截至 2020 年, 广东省全省的6885 个行政村已 100%的全部完成村庄规划编制; 全省农村现有无害化户厕 1314万余户, 普及率达 99.9%以上; 农村生活垃圾 “村收集、 镇转运、 县处理” 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 全省的行政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99.8%; 广东省解决了最棘手的城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还原干净整洁的美丽家园, 提高全省的人居居住幸福感和归属感。
2、意义
(1) 一些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建公厕、 拆旧房, 修路净河, 打开农村致富的财路, 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不仅如此, 还改造了整村自来水管网、 供电、 电信、 电视线路, 借此整治乱搭乱建、 违章建筑等现象。 一方面在提高整个地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同时, 还能为农村的产业发展、 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基建条件, 吸引更多当地附近的厂商引资回流, 让淘宝进村进户, 为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统筹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
(2) 大范围地清理了生活污水, 畜禽污染, 清除了废渣垃圾, 杂草堆积, 改善了居民居住的舒适度, 还有利于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 阻隔疫情的传播。 这也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践行了我国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 让大家记得住青山绿水, 想得起乡愁。
(3) 大量的地区城中村可借助人居环境整治的契机, 挖掘当地历史、 文化、 建筑等资源, 借鉴优秀的特色小镇发展经验, 打造具有旅游特质的文化村和智慧村, 发展当地的第三服务业和旅游业,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
(4) 人居环境的整治和改善, 会让当地的居民更加明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直接影响乡风文明的建设, 让农村邻里乡亲生活更加和谐稳定, 减少了一些因为脏乱差引起的不必要纠纷, 有利于美丽新农村的建设。
3、原因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 “脏乱差” 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一个是政府的规划不科学和管控不到位, 大多数的村干部甘当 “老好人”, “多一事不好少一事,” 缺乏担当意识和能力水平, 致使多年的积弊难以整改; 另一个原因是民众对于生态环境的理解不充分, 过于片面。 大部分的村民对村规民约视同儿戏, 各人自扫门前雪; 或者是多年习惯养成, 认为农村不比城里, 随便乱堆乱放, 只要不犯法就好;
4、对策
(1) 各地政府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立足本地实际, 加强组织保障, 扎实推进农
二、 杜绝 “脏乱差”, 享受 “清绿美”
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各地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和村容村貌, 落实开展 “三清三拆三整治” 监管专项整治活动, 对部分 “脏乱差” 农村进行全面整顿, 点名批评, 落实相关的村干部实责任, 定期检查抽查进行备案登记, 后期持续跟进整治结果, 做到整治监管常态化。
(2) 拓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储备渠道。 一方面需要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力度, 设立专项资金, 公开透明; 支持地方政府依法合规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资金。 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金融支持, 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 鼓励银行扩大贷款投放, 还可以对收益较好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 进行股权债权融资。
(3)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摈弃旧理念发展模式, 投入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与重点文化旅游村项目, 以红色旅游、 民宿体验、 水果采摘、 非遗传统等农旅融合牌, 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从而带动全省乡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改善, 引领辐射带内带外村庄振兴发展。
(4) 各市各政府部门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与相关政策进行大力宣传, 增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拥护爱护美好家园的心愿。 比如利用村两委进行集中村民大会, 或者喇叭车、 拉横幅在各大村十字路口、 大队和广场进行大范围宣传; 针对一些顽固思想分子, 可入户宣传, 改变他们传统的自私自利行为, 提升全村村民共同改善人居环境的决心。
(5) 各地应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 编制和完善乡村建设规划, 合理进行改善人居环境的布局, 将原生态生活风貌与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可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持续推进, 不搞 “一刀切”。 确定实施易地搬迁的村庄、拟调整的空心村等可不列入整治范围。
【知识运用】
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实际运行中处理效果要远低于预期, 在一些村落污水处理系统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反而长期沦为垃圾建筑。 对此, 请问你怎么看
【评分要点】
(1) 能够正确认识到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背景。 它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一种必要性手段, 政府拨款建设的初衷是好的, 但出现了污水系统闲置的现象存在, 这也是始料未及的, 得全面看待。
(2) 能够正确理解政府这一举措的意义。 如是为了响应省级的 “三清三拆三整治”政策; 为了解决本村的生态环境问题, 净化生活污水, 关心群众百姓; 为了建设美丽新农村, 升级村容村貌。
(3) 能够认识到污水处理系统闲置现象的危害。 如浪费财物与人力资源, 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不利于民众的用水安全; 容易激发民众与当地政府之间的矛盾, 甚至引起当地居民的抱怨, 不利于政府形象建立;
(4) 能够提出合理的对策。 如政府因地制宜、 科学决策, 全面考查, 实地评估后再去建设; 由民众自发自下而上反映问题, 集思广益, 试点推广一些污水处理系统;强化污水处理措施, 增加技术人员专业培训, 实时管控污水处理系统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