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有没有摩拳擦掌准备在国笔中大展拳脚了呀!为了能够在大家上岸的路上扫清一切绊脚石,图图又添新招,为各位小伙伴总结了言语题中的通用方法,“这”个字,其实不简单,了解它的妙用,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住关键信息,一击即中。
一、主旨概括题,“这”样找重点
主旨概括题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不仅是必考题型中题量较大的一类,而且其分析分段的方法是很多题型的基础。它的解题思路是寻找文段主旨句,与选项进行同义替换。
指示代词“这”通常指代的是前文的内容,所以含有“这”的句子往往具有总结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判断文章的行文脉络,从而确定主旨句的位置,选出正确答案。
【例】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对人的本性有着透彻的分析,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孔子学说从汉代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支柱,统治着广大学者以至普通人民的思想。孔子学说中最重要的信条是,每个人需知道他或她在社会等级制度中所处的地位,固守而不能逾越。这就大大妨碍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就限制了人对自己周围事物的自由探讨。
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A.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
B.孔子对人的本性等有着透彻的分析
C.孔子让每个人必须知道他或她在社会等级制度中所处的地位
D.孔子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同时也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答案】D
【解析】文章前半部分指出孔子学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一句通过“这”指代前文的内容表示总结,所以文段属于分总结构,最后一句话是重点句,由此得出答案为D。
但是,图图在此还是要提醒小伙伴一定要注意指示代词究竟是总结前文还是解释前文,若是对前文的解释,那么只能作为分句存在。
二、词句理解题,“这”样看指代
词句理考查的是对文段中某个具体词句的含义,有些时候文段所考查的词语前有指示代词“这”,比如“这个方法……”、“这个方案……”,问我们“方法”、“方案”指代的是什么。此时,我们便可以巧用“这”个字,因为代词就近指代的内容即我们要找的答案。甚至有时直接考查我们“这”指代的内容,即我们熟知的代词指代题,我们都可以按照就近寻找的方法,锁定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三、语句排序题,“这”样猜首句
1.首句可排除
通过前两种题型,我们了解到,指示代词都是用来指代前文内容的,从而帮助我们锁定答案。那么在语句排序题中带有“这”的句子就应该在文段中间或是尾句,不能放在首句,一旦放在首句,通常情况下“这”是没有指代的。
2.中间查指代
很多时候,小伙伴们在做排序题时都能够按照首句特点排除个别选项,但是在后续验证过程中仍然纠结,彼时,我们可以查找有特点的提示词前后验证,例如关联词,话题词的捆绑,或者代词的指代。因为代词能够指代前文的内容,因此在验证前后句连贯的时候,代词也是一个得力的助手。
【例】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原因是,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再是同一个人。
(2)一切社会思想都犯这种错误。
(3)一旦有可能通过强大的意志推翻整个世界,我们就会立刻加入独立的精神的行列。
(4)给全人类刻板地套上某种特殊的国家形式或社会形式是一种狭隘的做法。
(5)于是,世界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种梦幻般的自我沉迷状态。
A.3-5-1-2-4
B.4-1-5-2-3
C.3-5-4-1-2
D.4-2-1-3-5
【答案】D
【解析】第一步,观察选项,判断首句。③句是“一旦”引导的反面论证,④句属于论述观点的表述,均适合做首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②句有指示代词“这种”错误,考虑②前内容应该是消极的、错误的表述。④⑤句符合语境,保留B项和D项,排除A项和C项。再判断③句和⑤句的顺序,③句属于假设条件关系的表述,⑤句是对③句假设内容的总结,所以,⑤句更适合作尾句。
第三步,验证D项。语意连贯,逻辑通顺。
因此,选择D选项。
通过以上三种题型我们发现,“这”可以称得上是通用技巧,帮助小伙伴们快速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极有掌握的必要。考试在即,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够放松心态,轻松面对,华图教育与小伙伴们相约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