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陆续发布中,为了大家更好的备考,甘肃华图教育会每天持续更新考试备考资料,下面为2023年甘肃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出现因果词,可别只看结果,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在行测考试当中,主旨观点题是常考题型,在这类题目中有一种文段类型叫做因果文段,这种文段往往在题目中通过因果词来强调主旨,但所有因果词都强调结果是主旨吗?其实不然,接下来华图教育就带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一、因果文段的含义
因果文段,一般作者会通过对于原因的分析,来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者已知事实。
二、因果文段的判定
因果文段一般由因果词引导,常见的因果词有:因此、所以等。
三、技巧点拨
在题目中,作者会通过使用因果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考试中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类型:
1.若题干中作者因果词后紧跟的是基于原因分析得到的结论、对策、概括、推断,则作者意在强调得到的结论、对策,即“果”。
【例】传统的史学研究,由于其对象大都是“不能说话的”档案和文献资料,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它们只是扮演“法官”角色的研究者们审判的“被告”,而这个被告在法庭上没有任何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所以,不同的“法官”由于其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尽管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造成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运用同样的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却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B.运用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应当谨慎,而不能武断
C.研究历史还应注重运用“能说话的”史料
D.应当制定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对档案和文献资料的研究
【答案】A。华图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传统史学研究中研究的对象不能说话的特点,然后以“所以”引出作者的结论:“由于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因此文段为因果文段,主旨应为“所以”之后结论句的同义转换。A项符合作者结论,保留;B项给出对策“应当谨慎,不能武断”,但文段并没有说传统的史学研究存在不谨慎、比较武断的问题,排除;C项给出对策“应运用能说话的史料”,文段也没有提及,属于过度推断,排除;D项由“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可知,文段并非否定规则本身存在问题,排除。故本题选A。
2.若题干中作者因果词后紧跟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现象阐述,则作者意在强调出现此类事实现象的原理,即“因”。
【例】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莫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冬季,从西边刮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C.莫高窟及其中壁画完好保存的原因
D.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清幽的风光
【答案】C。华图解析:文段首句指出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接着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选址和洞窟排列设计特点,最后通过因果词“正因如此”,点明莫高窟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这一事实。因此文段为“正因如此”连接的因果文段,正确选项为“正因如此”之前的原因分析。A项莫高露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文段的部分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对应文段尾句,非重点内容,排除;C项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保留;D选项都只概括了其中一个原因,并未点明因果关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通过题目我们发现,因果词在主旨题中是能够帮助大家锁定文段意图的,在练习中,我们需要分辨因果词后为结论对策还是事实现象,准确把握文段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