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教师笔试指导

首页 > 特岗教师 > 报考指导 > 笔试指导

2024甘肃特岗教师公共基础知识:地理知识之地质灾害—地震

华图教育 | 2024-03-07 15:09

收藏

文章页

填写信息,免费领取资料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但这一两次也足以让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比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人们难以预测地震,也无法避免地震,即便是预测到的地震也多半是巧合。东汉时期地震频发民不聊生,后来著名张衡的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预测到了西部的一次地震,但由于仪器也正处于验证阶段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也未能真正挽救他们的生命。即便在当下这个时代对于地震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强化建筑,加强抗震能力。

  一、概述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

  二、地震的类型

  1.根据震源深度进行分类

  地震构造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

  一年中,全球所有地震释放的能量约有85%来自浅源地震,12%来自中源地震,3%来自深源地震。

  2.按震级大小分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叫巨大地震

  三、地震相关指标

  地震的传播方式:

  纵波(P):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传播速度较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动,物体上下跳动。

  横波(S):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比纵波慢,造成危害较纵波严重,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会来回摆动。

  面波(L):是纵波和横波在地面相遇后的混合波,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原因。面波传播速度小于横波,所以跟在横波的后面。

  烈度:衡量地震破坏程度。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而言,震源浅、震级大的地震,破坏面积较小,但震中区破坏程度较重;震源较深、震级大的地震,影响面积较大,而震中区烈度则较轻。

  震源: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

  【试题练习】下列关于地震相关说法错误的有:( )。

  A.地震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地震灾害

  B.震级是地震能量大小的表示方法,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每增1级,能量提高30倍

  C.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D.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快,造成破坏性强

  【华图解析】答案选D。地震是破坏性极强的地质灾害,无法预测和避免。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出能量大小的一个指标,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个震级间释放能量相差30倍。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而言,震源浅、震级大的地震,破坏面积较小,但震中区破坏程度较重;震源较深、震级大的地震,影响面积较大,而震中区烈度则较轻。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故A、B、C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