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关于多因素相互作片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内在力量与外在力量不是同时发生的
B.人面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具有主观能动性
C.环境可以改变人的一切
D.影响人的因素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先天的影响大于后天的影响
2.与“孟母三迁”这个典故所反映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相吻合的说法是( )。
A.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的“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B.英国高尔顿的“人的能力得自遗传”
C.美国詹森的“人的智商80%来自遗传”
D.美国华生的“让我们把能力倾向、心理特征、特殊能力遗传的鬼魂通通赶走吧”
3.关于品德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是( )。
A.品德与道德都是社会现象
B.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
C.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D.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4.下列关于影响教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
A我国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其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B.个体接受何种程度的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
C.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对我国当代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没有影响
D.“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影响较大
5.小琪现在学习了进位加法并进行大量练习之后,演算进位加法已经可以不再默念运算法则,只要头脑中出现个别关键词,就能进行自动化的操作。这说明小琪进入了心智技能形成的( )阶段。
A.活动定向 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
C.有声的言语活动 D.内部言语活动
6.小明目睹那些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他也变得乐于助人。这种学习属于( )。
A.亲历学习 B.观察学习 C.迁移学习 D.试误学习
【答案解析】
1.【答案】B。解析:关于人身心发展的动因包括:内发论、外钰论、二因素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A错误。C项是环境决定论观点。无论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因素,对人的影响都同等重要,不存在影响大小之分,D错误。人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具有主观能动性,故此题选择B。
2.【答案】D。解析: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题干中“孟母三迁”这个典故体现的是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选项ABC均强调遗传的作用。D选项, 华生因强调环境反对遗传而闻名, 选项中的引言也是他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故本题答案为D。
3.【答案】A。解析: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品德与道德的联系有:(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故本题答案为A。
4.【答案】C。解析:教育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化、人口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等。此外,人口也影响着教育的规模、教育结构和教育的质量等。A、B项体现了生产力水平对教育的影响。D项体现了人口制约和影响着教育的发展。C项说法错误,儒家文化一直影响着我国当代教育价值观地形成。因此本题选C。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心智技能的发展。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准备阶段);(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其中内部言语活动阶段特点表现为心智活动完全借助内部言语完成,高度简要、自动化,是很少发生错误的熟练阶段。在这一阶段,心智活动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题干中“小琪能进行自动化的操作,”说明已进人内部言语阶段。因此选D。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观察学习的知识点。观察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题干中描述小明通过目睹其他学生的不同行为及其行为结果,而后出现了新的行为改变(小明也变成了乐于助人的人),在这里体现了观察学习的原理。故本题选B。A项亲历学习是指通过直接经验得到的学习。C项迁移学习,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D项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 即试误学习。AC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因此本题选B。
关注公众号,找公告不迷路